Search

#事件409 漢堡也要「純日本」。

來自美國的漢堡,到了日本以後,個個身材都瘦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事件409 漢堡也要「純日本」。

來自美國的漢堡,到了日本以後,個個身材都瘦了一圈,有些還是維持原汁原味的豪邁姿態,但不少日本出生的漢堡店,開始改頭換面,例如使用日本酒種麵包、自製番茄醬、甚至是日本產黑毛和牛的絞肉,有些漢堡彷彿吃多了身體會健康一樣,原本垃圾食物的形象全都消失了。

★只想看漢堡請右轉→https://reurl.cc/9rNYyv

記得10年前剛來日本交換學生的時候,敝探員為了融入日本社會,積極嘗試模仿日本人,一旦被發現是外國人就覺得很氣餒,才經過一年,原本的自己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。然而,你學得再像,終究也不可能成為「純ジャパ」(純粹的Japanese),反而越學越有反效果,為了「更像日本人」而加入追求高同質性的團體,就會招來隨時都會有人嫌你學得不夠像的下場。後來,我才領悟到,在日本社會的生存之道,就是只能模仿表面,讓對方知道我就是一個漢堡,就算是吃了會身體健康的漢堡,也永遠都不可能變成壽司。

因為當時學校裡外國人或是「歸國子女」的比例稍高,只要誰外語講得比較好,或是外表比較特別,就會被人問起是否是混血(ハーフ、half)或是在國外住過,這時候,沒什麼特殊背景的日本人們就會自虐地回答「不是,我是純ジャパ。」

以前這樣區分人們的「品種」、「產地」或「生活環境」在日本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,畢竟在那些留學生多的大學之外,「純日本人」在這個社會上還是最有利的一群人。

但是去年,東京外國語大學的教授辦了一個名為「あなたは日本人何パーセント?Letʼs 『混ジャパ』Project 堀潤さんと一緒に2030年の日本人を考える」(你的日本人度有幾%?Let's 混Japanese Project 跟堀潤教授一起思考2030年的日本人。)的活動,被大肆批評「根本是歧視!」、「什麼單一民族的發想!」而緊急抽掉爭議字眼改為『そもそも純ジャパなんて言葉は必要?』(說到底,我們真的需要純Japanese這個名詞嗎?),讓本來在學生間的幹話「純ジャパ」一詞聲名大噪。

在這次奧運的賽場上,有很多代表日本隊出賽的選手是歸化或是擁有不同的「品種」、「產地」或「生活環境」,無論他們表現得如何,都有人(不一定是本國人)會因為相對「不純」的背景而做差別化的評論。加上近年來大量增加的移民,一直以來習慣了單一民族、文化的日本,也開始思考「何謂日本人?是種族、國籍、認同、還是文化?」、「要成為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,有必要區別純不純嗎?」

有人可能覺得在日本,漢堡就是要精緻健康堅持國產,也有人就是喜歡豪邁垃圾食物的那一味。壽司的世界我們不懂,只要每個漢堡都能找到自己的乾爹乾娘飯碗飯票, 在這個險惡的社會好好地活下去,就是個好漢堡了,你說對吧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宵夜文看東京飲食之好雷壞雷日常雷。 歡迎詢問東京庶民美食,高級的沒錢吃啊不好意思!
View all posts